“炫美阳光”用爱温暖人间系列报道一
一.启程路上,志愿精精神无处不在
2014年7月6日早晨,由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艺术学院21名在校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炫美阳光艺术服务团”将在艺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孙家家老师的带领下,赴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路走来,并不是那么顺顺当当。大约还有1小时车程就能到达目的地海雀村的时候,距离我们的汽车大概100米的地方发生了一起车祸,我们被迫停车,等待指示。
这起交通事故中,有严重受伤群众,在孙家家老师的带动下,后勤组组长柴彬及几个热心志愿者带上我们来时准备的药箱,赴现场为受伤群众包扎伤。
此举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由衷赞扬,更多的是彰显了愿精神无处不在,助人为乐,服务社会,就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真心希望能用我们的热情去温暖他人,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动世界。
二.临时搭建解乏舞台
途中偶遇的车祸,让我们被迫堵了三个多小时,但同学们并没有沮丧和焦躁,反而热情高涨,统统走下车随性的表演起来。很快,被堵在路上的人们和路过的老百姓们都渐渐的围拢过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马路晚会”就这样开场了。同学们自告奋勇,毫不拘束,歌声、笑声撒播开来,尽情的挥洒着我们的青春和热情。在困难面前不沮丧,反而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我们为大家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暮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山谷,凉凉的风和淅沥的小雨也没能阻挡我们的万丈豪情。乡亲们也很给力,纷纷点亮了手电筒,映照着表演的同学们,场面无比温馨,充满了感动!在一阵阵接连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堵车的时间并不觉得漫长。车流开始慢慢松动,大家还意犹未尽,不得不与路人们挥手告别。难忘的堵车时光、难忘的“马路晚会”,它记载了曾有这样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热情为大家带来了欢乐!
三.采风路上,助人为乐
7月9日中午,在孙老师的带领下,“炫美阳光”志愿者一行来到了海雀村最高的一座山上进行拍摄采风。
在返程路上,由于山高坡陡,大家相互搀扶,不离不弃,把团队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行至山脚,遇到一群山里的孩子在打猪草,他们弱小的身躯背着一个跟他们身体毫不相搭的大箩筐,见我们一行人走下来,他们眼里流露出羡慕而又好奇的神情。
从未见过这种情形的孙老师及部分志愿者对此充满了好奇和同情,于是在他的带动下,志愿者们都下地帮忙孩子们打猪草,同时把我们带来的食物分给了他们。
当我们返回学校时,已经是傍晚六点钟。
这次经历对于每一位志愿者来说都充满了很深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孙家家老师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四.一封特殊的来信,一次心酸的家访
7月10日早上,当大家都在忙着排练演出节目的时候,舞蹈教学志愿者李文静同学收到了一封很特别的来信。这封信来自她的授课对象王敏同学。
信的内容大概是,她很喜欢跳舞,很喜欢和老师们在一块儿学习舞蹈,但是,她的妈妈不让她学了,因为家里忙,需要她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她在信中说到:“我妈妈没上过学,没多少文化,她不懂这些道理。”她说她以后可能都不能来上课了,希望老师永远记得她,不要把她忘了。
读完这封信后,大家毅然决定去造访她的家人,希望能够改变她家人的思想,让她重返学校,学习她喜欢的舞蹈,继续她的梦想。
中午11点,志愿者家访代表队一行在海雀小学校长马恩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王敏同学家。
当走到王敏家门口,就恰好遇到她和她的妈妈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有陌生人突然造访,阿姨的脸上明显掠过一丝惊慌,但随即便热情的邀我们到屋里坐。
走进屋里,到处一片昏暗,狭窄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之外,找不出任何一样像样的家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那样的场景,真的一点也不夸张。阿姨是苗族人,无法用汉语与我们交流,通过马校长的转述,我们了解到,王敏的爸爸外出学习基督教教义半个月了,这段时间一直是妈妈在持家,而最近因为农活较多,所以想让孩子暂时放下学习帮忙家里做些家务农活,分担家庭负担。一旁的王敏一言不发,委屈的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看到王敏哭泣,阿姨也掉下了眼泪,不知是因为心疼还是无奈?
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让王敏的妈妈相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她最终表示,以后会全力支持王敏的学习,不再给她增加家庭负担。
回来的路上,大家心里都很沉重,马校长告诉我们,在海雀村,有很多个这样的“王敏”。海雀村的教育基础设施很先进,可村民的思想却如此落后,这是此次家访留给大家的一个问号。
图为:“炫美阳光艺术服务团”出发前整理行装
以上三张图为:志愿者伸出援手,为伤者送药包扎
图为:志愿者堵车时为观众表演解乏
图为,观看表演的群众
图为:舞蹈专业志愿者为群众跳着欢乐的舞
图为:夜幕中看志愿者表演的孩子
图为:孙家家老师在帮山里的孩子打猪草
图为:家访过程中心酸流泪
图为:志愿者与家长达成共识,温情牵手
图为:家访志愿者与马恩华校长及王敏母女合影